投资“类债型”混基 小心隐蔽性高收费 投资者参与此类基金

近日,类债型以“灵活配置”为投资类型的投资新发混合型基金增多,然而一些投资方向明显偏债、混基管理人配置也是小心性高偏债基金经理的产品却按照权益类产品标准收取较高的管理费和申赎费用,投资者参与此类基金,隐蔽要倍加小心,收费有基金研究员建议投资者回避此类品种。类债型
基金的投资管理费、托管费向来不受投资者的混基重视,但一些混合基金收取的小心性高高费用可不能轻视。
近日,隐蔽以“灵活配置”为投资类型的收费新发混合型基金增多,然而一些投资方向明显偏债、类债型管理人配置也是投资偏债基金经理的产品却按照权益类产品标准收取较高的管理费和申赎费用,投资者参与此类基金,混基要倍加小心,有基金研究员建议投资者回避此类品种。
“类债型”混基参照权益基金收费
基础市场行情的震荡难挡基金发售的热情,2016年以来,新基金发行速度不减。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2016年以来新成立的基金达到92只,累计发行份额达916.27亿份。
其中,混合型基金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占据绝大多数。统计显示,截至2月23日,混合型基金累计发行59只,占所有新发基金数量的64.13%;发行份额为667.54亿份,占所有新发基金总规模的72.85%。
然而,在此类以“灵活配置”为投资类型的新发混合型基金中,不乏一些未来投资方向明显偏债倾向的“类债型”基金产品,而且配置的管理人也是偏债基金经理,却按照主动权益类产品的标准收取较高的管理费和交易费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翻阅一只新发基金的合同发现,该只产品的业绩比较标准为“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7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30%”,该产品的管理人过往管理的也是偏债型基金,然而,该只产品的管理费为1%,托管费为0.2%,认购费和申赎费用也统一参照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用标准,如100万以下的认购费为1.2%,申购费为1.5%,持有期限7日以内的赎回费为1.5%。
此类现象在行业并非孤例,观察发现,有不少近年发行的产品都符合上述特征。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国内某基金研究人士称,“去年下半年混合型基金发行较多时,也存在此类现象,我认为‘类债型’基金收取权益类产品费用并不合理。”
由于管理费按日从基金资产中计提,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鲜有关注基金的管理费收取比例的,但这又确实影响到投资者的收益,不可掉以轻心。
回避费用高于同行的基金
一般而言,基金管理费用通常与基金风险成正比,与基金规模成反比。基金的风险程度越高,基金管理费用也会随之提高。
目前,我国大部分股票型基金按1.5%的比例计提基金管理费,债券型基金管理费一般低于0.8%,而灵活配置型的混合型基金则介于两者之间。
北京某公募人士表示,“基金管理费用与投资风险有一定关系,投资风险较大的资产要收取更高的费用,证券和衍生工具基金管理费率是最高的,债券投资与证券投资相比风险偏低,费用的收取也会更少些,目前,债基的管理费通常在0.8%以下。”
如果按照“债基”的费用来收取,上述“类债型”混合型基金的管理费和交易费都要大打折扣。记者粗略统计,多数纯债基金的管理费收取0.3%~0.6%,托管费为0.1%,少于100万元的认购费为0.6%,申购费为0.8%,少于半年持有期限的赎回费多为0.1%,也就是说,管理费加托管费,有些类债型混合基金多收取了0.5%的费用,这在债券牛市里微不足道,但在“资产荒”的当前,纯债基一年的收益很难超越5%,投资者还是要精打细算为好。
上述基金研究人士分析,在投资方向上,这类基金债券投资比例较高,在管理人上也选择债券基金经理,但在基金销售上,认购、申购、赎回费用都按照权益类产品在收取,渠道方面的费用太高,这对普通投资者明显不公平。
该人士表示,基金销售渠道依赖高换手率、高周转率来盈利,如果这类基金让投资者频繁换手,一进一出就扣除3%的费用,而且投资的还是“类债型”的产品,对普通投资者非常不利。
该人士建议,“如果这类灵活配置型基金以债券为主要投资方向,而且选择偏债型基金经理做管理,比较合理的方式是参照债券型基金来收费。”
标签:投资|隐形|高消费责任编辑:吴艳妮 吴艳妮相关文章
- 近年来,我市以环境整治提升为契机,先后改造建设了一批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城市公园,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既美化了城市景观,又提升了城市品质,让广大人民群众尽享城市生态文明。城南公园位于我市主城区南外环北2025-05-14
-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即将一周年,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个人养老金业务推广过程中出现缴存比例不高、开户热、投资冷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要提升个人养老金吸引力,可从哪些方面入手?2022年11月22025-05-14
- 在堡垒之夜的地图中,摩托艇Motorboat)作为唯一具备战术机动性的水上载具,自推出以来便成为玩家快速转移、实施水上突袭的核心装备。将从基础操作到高阶战术进行全面解析,帮助玩家掌握这一水上利器的使用2025-05-14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目前市场上宣称具有健康功能的冰箱产品众多,虽然宣称的效果好,但实际使用效果或者用户体验感参差不齐。7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2款健康功能电冰箱比较试验结果。经测试,22025-05-14
- 大排查行动!关于六安市场消费问题 编辑:文竹 来源:本网原创2025-05-14
聚焦茶叶过度包装|山东泰安:选茶用茶重品质 过度包装之风不可长
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7月8日,山东省泰安市市场监管局、泰安市消费者协会、泰安市茶业行业协会、泰安市泰山茶叶协会联合发布倡导茶叶简约包装、推动绿色文明消费倡议书: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国传2025-05-14
最新评论